行業前沿
河北舉全省之力治污 環保部門“相信會好轉起來”
發布人:管理員 時間:2017-06-28 14:27:00
近幾年,對于包括呂紋在內的河北省各級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來講,或許不愿意看到的新聞之一就是“空氣質量差城市排名出爐”。因為,每一次的“空氣質量差城市”中,河北省都會占據多個名額。以環保部7月發布的2014年上半年74城市空氣質量狀況為例,在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前10個城市中,河北省就占據了7席。
在數據面前,河北成了大氣污染的重災區。
“環境惡化是不合理的工業結構造成的”
“河北環境惡化主要原因,是不合理的工業結構造成的。這種結構不改變,環境就好不了,經濟效益就提高不了。”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曾這樣直言。
事實上,要剖析河北的工業結構,鋼鐵似乎是無法繞不開的話題。
外界曾有這樣一句戲言:“世界鋼鐵看中國,中國鋼鐵看河北”。公開數據顯示,截至2012年底,河北全省有冶煉能力的鋼鐵企業共計148家,總資產9570多億元,直接從業人員61萬多人,粗鋼產能2.86億噸,2012年粗鋼產量2.2億噸,產能、產量均超過全國的1/4。2012年工業增加值3865億元,占GDP的13.9%;占財政收入的11.6%。
除了支柱產業——鋼鐵外,河北省的建材、石化、電力等“兩高”行業同樣比較集中。“隨處可見的鋼廠、水泥廠、化工廠、建材廠、玻璃廠”近乎成了河北工業結構的真實寫照。
“鋼鐵,水泥、電力、玻璃等行業一直與河北的經濟社會發展風雨同舟、休戚相關,在稅收、就業等方面為河北做出了很大貢獻,但同時也是河北省大氣污染的主要排放源。”周本順去年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坦言。公開數據顯示,2012年,河北省鋼鐵、建材、電力行業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達86.2萬噸和99.1萬噸,分別占全省排放總量的64.3%和56.3%。
實際上,除了工業結構不合理,河北省的能源結構也過于倚重煤炭。2012年,河北省消耗燃煤總量由2006年的2億多噸上升到3億多噸。曾有媒體算過這樣一筆賬:以河北大的兩座城市——石家莊和唐山為例,石家莊一年消耗煤炭5000萬—6000萬噸,相當于近3個北京市的消耗量;唐山市一年燃煤超過9700萬噸,相比之下,整個湖北省一年的燃煤消耗僅1.1億噸。
一位河北當地官員就曾公開表示,河北能源消費量居全國第二位,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全國平均水平高59%。而周本順也說,河北工業“用全國1/12的能源消耗,僅創造了全國1/20的GDP、1/34的財政收入。”
空前壓力下,河北舉全省之力治污
嚴重的大氣環境污染,“高耗能、高污染、低效益、”的工業和消費結構,在環保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,原本一直以擁有“三黑”(鐵、煤、石油)優勢和環首都特殊地理區位為傲的河北,站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。
2013年9月12日,國務院辦公廳下發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,這為河北省治污加了一道緊箍咒。該《計劃》提出,到2017年河北省細顆粒物濃度下降25%。同日,河北省發布《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》,這也就是俗稱的河北“大氣50條”。上述《方案》給出確切時間表:經過5年努力,河北省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改善,重污染天氣大幅度減少;力爭再用5年或更長時間,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。
2014年初,為了貫徹落實《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》精神和大氣污染防治的決策部署,河北省提出到2017年,壓減6000萬噸鋼鐵、6000萬噸水泥、4000萬噸燃煤和3000萬重量箱玻璃。這也就是如今河北省任何一級政府機關部門幾乎都熟知的“6643”工程。
而也正是有了“6643”工程,河北全省上下開始“壓減過剩產能”。河北試圖甩掉重污染的帽子。
“2014年河北省已經將9個工業行業淘汰化解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196家企業。截至10月中旬,淘汰煉鐵產能671萬噸,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的203%;煉鋼產能469萬噸,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的46.9%;水泥產能2813萬噸,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的1407%;平板玻璃產能2176.5萬重量箱,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的86%。未完成淘汰任務的設備(生產線)已經全部停產,預計11月底前可全面完成拆除任務。”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。
其實,除了壓減能外,河北省還開展了“減煤、控車、降塵、治企”等治本攻堅行動。
據了解,自去年以來,河北共淘汰改造分散燃燒鍋爐、茶爐、爐窯3.96萬臺,劃定重污染控制區或禁燃區25個;淘汰黃標車120萬輛,完成7150座加油站、42座儲油庫、1249輛油罐車油氣回收治理;完成礦山治理307家,綜合整治儲煤場2262家;完成脫硫、脫硝項目494項,新建795家重點污染企業在線監測系統;啟動包括石家莊鋼鐵公司在內的36家搬遷主城區的重污染企業。
此外,為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“到2017年,煤炭消費總量在2012年基礎上凈削減4000萬噸”的硬任務。河北把煤炭消費削減作為防治大氣污染的重中之重,僅石家莊一市,到2017年年底就要比2012年凈消減1500萬噸。河北各地都把消減燃煤作為大氣污染防治的首要任務,一方面推廣使用天然氣、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,另一方面則嚴控煤炭質量,加大煤炭清潔利用。初步統計,2013年河北省規模以上工業煤炭消費量同比增長0.71%,增速低于上年的0.7個百分點。
空前壓力下,河北正舉全省之力治污。
“經過全省上下不懈努力,我省環境空氣質量呈止跌好轉趨勢。今年1—9月,河北省11個設區城市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5天,重度以上污染天數減少了11天。此外,全省PM2.5和二氧化硫等六項空氣質量主要污染物的平均濃度也全部有所下降。”對于今年治理大氣污染的成績,呂紋如此表示。盡管因為供暖季的到來,上述空氣質量指標將會有所變化,但她依然堅信:“幾十年積累造成的這樣一種局面,我們一點點地做起,相信空氣會好轉起來。”
【上一個】 京津冀治霾一年間:用進化的政績觀提高肺活量 |
【下一個】 臭氧技術凈水及飲料用水生產中的應用 |
快捷導航
聯系我們
經營地址:石家莊市友誼北大街486號5號樓3層
電話:0311-87727856
傳真:0311-87765669
郵箱:gysb@gysb.com
總官網:www.gysb.com
微信公眾賬號:hbgysb